
催化学报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 国际刊号:0253-9837
- 国内刊号:21-1195/O6
- 期刊周期:月刊
-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影响因子:1.269
- 地区:辽宁
支付宝特约商家
正刊通过真伪验证
不成功全额退款
《催化学报》(月刊)创刊于1980年,由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办。 《催化学报》主要报道能源、环境、有机化工、新材料、多相催化、均相催化、生物催化、光催化、电催化、表面化学、催化动力学等学科领域的基础性和应用基础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催化领域有创造性,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反映我国催化学科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方向,报道催化学科的科研成果与科研进展;跟踪学科发展前沿,注重理论与应用结合,旨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获奖情况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1996年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自然科学期刊二等奖;1996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0年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一等奖。
1、文章书写顺序。
2、文题建议以新颖独特的形式简明准确地反映研究工作的实质和特点,中文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英文标题与中文标题一致,尽可能不使用缩略语、符号和分子式。
3、摘要应说明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英文摘要(200~300个英文单词)内容可不与中文摘要一致,重要的实验结果应给出具体数据。
4、前言应说明研究工作的背景、意义、本文拟解决的问题、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引出重要的文献,不要忽视国内同行的工作。前言中不描述实验结果。对于作者本人的系列工作,应引出已发表过的文献以保持信息的完整性。
5、实验部分应利于他人重复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应标明国名、厂名、型号及名称。催化剂应给出具体的组分及含量,如涉及保密,请先申请专利,待专利批准后再发表文章。
6、图表应具有自明性,标题和注释文字须包含实验对象、方法和条件等内容。图表数目宜精简,同一来源的数据不能重复出现在不同的图表中,能用文字叙述时尽量不使用图表。图表标题采用中英文对照,图表中的其它文字用英文。图表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或样品代号应在图注或表注中给出全称或解释。图表应排在正文中出现的位置,不要排在正文之后。
7、在结果讨论部分,应在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和比较文献结果的前提下,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充分而富有启发意义的讨论,并给出合理的推论或结论。反应机理的提出和讨论要有可靠的实验依据,不可臆断。
8、物理量、计量单位及其符号按GB3100~3102-93的有关规定执行,本刊常用的物理量及单位的符号用法如下。物理量符号(斜体):浓度用小写c,压力用小写p,摄氏温度用小写t或θ,热力学温度用大写T,产率Y,选择性S,转化率X,结合能Eb,化学位移δ,质量比m/m,体积比V/V,摩尔比n/n,质量分数w,体积分数φ,摩尔分数x。单位符号(正体):秒s(不用sec),分钟min,小时h(不用hr,hrs),天d(不用day),浓度mol/L(不用M或N),压力Pa(用atm,Torr,bar者换算为Pa),转速r/min(不用rpm),换算为nm,化学位移的单位是1(可不写,用ppm者应去掉ppm)。以ppm,ppb等表示某物质的含量是不确切的,应根据具体情况改为质量分数w,体积分数φ,摩尔分数x或质量浓度(g/ml)等。数值与单位之间留一空格,如20min。两种物质之比应注明是质量比、摩尔比还是体积比。温度单位在同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