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加热
期刊级别:统计源期刊
- 国际刊号:1002-1639
- 国内刊号:61-1208/TM
- 期刊周期:双月刊
- 主办单位:西安电炉研究所有限公司;
- 影响因子:0.257
- 地区:陕西
支付宝特约商家
正刊通过真伪验证
不成功全额退款
《工业加热》(原《电炉》)杂志,1972年创刊,1991年更名为《工业加热》。由西安电炉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炉分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热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炉及工业炉分会合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刊物,是我国电炉行业唯一的专业技术期刊。 《工业加热》读者对象:从事电炉、工业炉、燃料炉设计、制造、运行、热处理和热加工及冶炼产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有丰富经验的工人及大专院校师生。征稿范围:(1)国内外工业加热领域内各种类型工业炉(钢铁、有色、机械、化工、建材、轻工、石油等)及配套设备方面的研发方向及发展趋势等。(2)工业加热领域内各种类型工业炉(钢铁、有色、机械、化工、建材、轻工、石油等)及配套设备方面的新装置、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新材料等方面研究成果及应用实践等相关内容。获奖情况: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0年荣获首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规范执行优秀奖。
1、《工业加热》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同行不熟悉的外来语、缩写词、字符、代号以及化学结构式和公式(参见GB7713)。
2、《工业加热》作者及其工作单位署名作者应是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者、研究工作者及具体的撰稿执笔人,应能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对论文的内容作过咨询、给过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务的人员不宜按作者身份署名,可以通过文尾的致谢表达谢意。作者署名应符合GB7713的有关规定。依据GB/T16159,参照ISO690,并经国家语委认可,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
3、《工业加热》作者简介对文章的主要作者可按以下顺序刊出其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任选)。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为标志。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主要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简介”的标志后相继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最后以“.”结束。
4、摘要摘要应概括和不加解释地简要陈述论文研究的目的、特点、观点、方法及最后得出的主要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要求用字准确、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切忌空洞议论或对研究工作本身优劣进行自我评述。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摘要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摘要在100~300字。并应给出英文译文。中文摘要编写应执行GB6447规定。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中文摘要前加“摘要”作为标志,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为标志。
5、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要求标注中、英文关键词(最好参照主题词表和机械工程叙词表中的词),关键词应列出3~8个。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文章题名中的人名、地名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