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物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 国际刊号:1005-7021
- 国内刊号:21-1186/Q
- 期刊周期:双月刊
- 主办单位:辽宁省微生物学会;中国微生物学会;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
- 影响因子:0.964
- 地区:辽宁
支付宝特约商家
正刊通过真伪验证
不成功全额退款
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微生物学》杂志官方网站。办理业务请联系杂志社。电话:0421-2914613,地址: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龙山街四段820号。 《微生物学》创办于1978年,国内外发行,双月刊,大16开本,112页。主办单位:中国微生物学会、辽宁省微生物学会、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杂志发表周期短,内容丰富详实。突出学术性、前沿性、实用性和指导性。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大中专院校师生、企业、厂家及微生物学爱好者。征集工业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食用菌学、细胞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实验技术、综述、译文、论文摘要以及开发应用、技术讲座、成果与产品信息等方面的文稿。投稿人员为广大微生物学科技工作者,各大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 《微生物学》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CA》、《英联邦农业文摘(CAB)》、《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国内外重要检索刊物摘引和收录。读者对象:本学科科技工作者、大中专院校师生、企业、厂家及微生物学爱好者。
1、《微生物学》文稿要求内容精练、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行文流畅,“研究报告”、“综述”一般在3500字(2版)最多不超过3版(包括图、表)。英文摘要和英文题目必须是中文的译文(中文150~300字,外文不超过250个实词)、关键词(3~5个)、中图分类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三、四版)、作者单位及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实验与技术”、“研究简报”要附英文题目及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单位名称;“论文摘要”等文章一般在1000字以内。
2、《微生物学》来稿请提供激光打印稿一式两份(A4纸小4号通栏打印,作者自留副本),并附作者工作单位证明介绍信。稿件须注明联系人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第一作者个人信息(性别、职称、所获学位、现研究方向等),以便处理稿件时能及时与作者联系。
3、《微生物学》文中所用计量单位及符号均按近期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书写,非许用单位,务请换算成许用单位。来稿务必做到清稿定稿。稿件中的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符号,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字母、符号等在首次出现时,请用铅笔注明。
4、《微生物学》文中插图随文排(先见文,后见图)。曲线图一律要求电脑绘制;照片必须黑白分明,影像清楚,如是显微镜或电镜照片应注明倍数。文中画一方框,表明其插图位置,并将图题、图注写在方框下,图及照片大小一般不超过45mm×65mm;同一稿件图及照片尺寸尽可能相同,不用圆形照片;图片实际宽度(指印出后的横向长度,包括坐标轴的刻度值名称等在内)一般不超过70mm;特殊情况不超过125mm。图中文字、数字和符号应与正文一致,图题、表题(包括图表内项目)要注明英文。
5、论文第1页注脚处,请注明科研项目来源,并附课题号及受资助情况(各种科技发展基金、科技发展计划、重点实验室资助等,务必注明项目编号)及第一作者姓名、性别、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等情况。本刊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及具有前沿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优秀论文将优先发表,并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本刊发表的论文,凡涉及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者,请及时与本刊联系,提供获奖复印件或单位证明。
6、参考文献仅限于公开发表的且是主要和最新的(最好近3年的),其排列顺序不分文种按论文中引用文献次序列出。研究报告限10篇以内,进展与综述限15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