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土保持通报
期刊级别:统计源期刊
- 国际刊号:1000-288X
- 国内刊号:61-1094/X
- 期刊周期:双月刊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保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 影响因子:0.658
- 地区:陕西
支付宝特约商家
正刊通过真伪验证
不成功全额退款
《水土保持通报》(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主办的刊物。属环境科学学科,连续4届被定为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联合主办。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及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JICST)》,《中国期刊精品荟萃》等收编。根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引证报告,2000—2004年《水土保持通报》连续4年影响因子居中国科技期刊前300名之列;连续5年总被引频次排名居中国科技期刊前300名之列,其中有2年位居前200名之列。 办刊宗旨:紧密跟踪水土保持学科的发展动向,及时报道本学科前沿领域科学理论、技术创新及其实践应用研究最新成果,积极引导和推动水土保持学科和水土保持实践的发展与繁荣。报道内容:土壤侵蚀、旱涝、滑坡、泥石流、风蚀等水土流失灾害的现状与发展动向;水土流失规律研究、监测预报技术研发成就与监测预报结果;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与效益分析;水土流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计算机、遥感工程、生物工程等边缘学科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在水土保持科研及其实践中的应用;国外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保持研究新动态等。读者对象:从事水保科技研究、教学与推广的科教工作者及有关行政管理人员;国内外环境科学、地学、农业、林业、水利等相关学科科教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 《水土保持通报》获1996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一等奖;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一等奖;1994年中科院优秀期刊三等奖。
1、《水土保持通报》篇幅及投稿方式来稿篇幅一般不应超过10000字,以电子邮件投稿方式为主。
2、《水土保持通报》标题及作者论文标题务必言简意赅,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超过20个字,中英文题目应一致。作者姓名应附有汉语拼音,作者数量一般不超过6名。所有作者单位要有准确中英文名、城市名和邮政编码。论文篇首页下应附第一作者简介及通讯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常用E-mail地址及有效联系电话。
3、《水土保持通报》摘要和关键词摘要须说明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结论,着重于创新与发现,以3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3~8个。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须对应并同序。
4、中图分类号和基金项目来稿需注明中图分类号(参见《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4版),置于关键词下。正文首页左下脚须注明论文资助项目来源、名称及其编号。
5、正文格式与要求
(1)引言:要明确提出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背景,以及该项研究的主要任务。
(2)实验观测数据与方法:须说明实验数据采集具体时间和方法。研究方法一般引用文献,如方法有改进则须专门说明,若为作者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
(3)结果与分析:提出观察和实验证据,力求简明扼要。
(4)结论:提出研究结果所论证的原理、相互关系;阐明该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是否一致,有无创新,指出所做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能解决的问题。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般只列出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的主要条目,以10~20条为宜。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以及“私人通讯”不得引用,但可以在正文中说明。引用文献必须核对无误。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格式排序,各参考文献须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并在正文中相应位置标注其序号。3位以上作者方可加“等”或“etal”。外国作者姓名著录格式一律姓前名后,名可缩写但不加缩写点,不同类型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3)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4)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5)电子文献:作者.题名[OL].[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