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交水稻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 国际刊号:1005-3956
- 国内刊号:43-1137/S
- 期刊周期:双月刊
- 主办单位: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影响因子:0.432
- 地区:湖南
支付宝特约商家
正刊通过真伪验证
不成功全额退款
《杂交水稻》(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被评为湖南省首届“十佳”科技期。是迄今杂交水稻领域内唯一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技术刊物,以“促进杂交水稻的开拓研究与开发研究,使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杂交水稻科研和生产的不断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于提高”的办刊方针。 《杂交水稻》本刊载内容涉及到杂交水稻研究与开发应用的全部环节,融学术性、技术性、普及性和信息性于一体,先后辟有专题与综述、选育选配、繁殖制种、栽培技术、基础理论、新组合、译文、简报、简讯、国外动态、米质、学术争鸣、特别报道等栏目。国内已发行到全国有水稻种植的各省(市、区),国外已发行到美国、印度、越南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读者对象为农业科技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农业生产和管理人员和知识农民等。
1来稿要求
1.1“专题与综述”主要报道杂交水稻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或专题论述。要求作者是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具有多年的研究经验,熟悉该专业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并对其发展前景具有独到的见解。论文内容必须是对某专业领域最新进展的归纳总结,要求包含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观点,而不是他人研究成果或数据资料的简单堆砌。
1.2“选育选配”主要报道育种理论与技术、亲本选育及组合选配等方面的论文。育种理论与技术方面的论文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行性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亲本和组合的选育论文要求包括选育背景(目的、意义)、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应范围、繁殖技术(亲本)或栽培、制种技术(组合)等内容。
1.3“繁殖制种”主要报道亲本的提纯繁殖和新组合的制种技术总结及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的试验研究与应用。技术总结要求以大面积生产实践为基础,归纳总结出实用具体的配套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亲本或组合基本介绍、繁殖或制种表现(生产年度、季节、地点、面积、产量、质量等)、具体技术措施等内容。
1.4“栽培技术”主要报道新组合的试种示范表现和配套栽培技术总结、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及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技术总结要求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总结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组合的基本情况、试种示范表现(生产年度、季节、地点、面积、产量等)、具体技术措施等内容。
1.5“新组合”主要报道近3年内通过审定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文章内容要求包括选育过程、适宜推广区域、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等。
1.6“基础理论”主要报道杂交水稻各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如生理生态、遗传研究、分子标记和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的研究应用等。要求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实用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贴近生产实践。
1.7“国外动态”主要报道中国杂交水稻在国外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情况以及国外杂交水稻的发展和研究进展等。
1.8“简讯”主要报道杂交水稻及相关领域的重要学术活动、重大成果信息及其它重要信息等。在“选育选配”、“新组合”、“繁殖制种”、“栽培技术”等栏目中,报道的亲本要求具有实用价值,所配组合已通过或即将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不育系要求通过省级以上鉴定或审定;杂交稻新组合要求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另外,文中“稻米品质”测定数据必须注明送检单位、检测单位及样品产地、年份和季节;“病虫抗性”鉴定结果必须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