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
期刊级别:统计源期刊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期刊周期:月刊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影响因子:0.858
- 地区:四川
支付宝特约商家
正刊通过真伪验证
不成功全额退款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月刊)创刊于1994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办刊宗旨:面向临床,突出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提高与普及兼顾,为提高广大普外专业医生的疾病诊治水平服务。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研究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读者对象:以从事普外专业的临床、科研、教学的高、中级人员,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的医药卫生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2000年四川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被俄罗斯文摘(AJ)和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对来稿的要求
1《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欢迎下列来稿普通外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等方面的论著,反映国内外外科学进展、学术动态的述评、综述、讲座,普外领域的新技术、新手术、短篇报道、学术争鸣的文稿,以及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病例讨论、医学书刊评价和国内外最新期刊文摘等。文稿应具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内容翔实,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文字务求准确、通顺、精炼,层次清楚,标点符号准确,图表规范,数据准确,规范。
2文献标志码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稿或资料应标注一个文献标志码,并以【文献标志码】作为标志,放在中文关键词之下,接排在中图分类号之后(前空3个字)。本规范共设置有5种,即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志码。
3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中图分类号凡具有文献标志码的文稿均应标注分类号,并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进行分类。每篇文稿一般只标注1个分类号,有多个主题的文稿可标注或3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1位,多个分类号之间以分号隔开。分类号前应以【中图分类号】作为标注,放于中文关键词下方,文献标志码之前。
4基金项目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稿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志,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放在篇首页左下脚作者单位之前。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若属多项基金资助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凡属A类的文稿还应附基金的英文全称,并以【Foundationitem】作为标志,放于英文关键词下方。并请随来稿附上基金证书复印件。凡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的重点攻关项目,拟申报科技成果奖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来稿,请注明项目名称、编号,并附上有关证书或证明复印证,一旦审稿合格本刊将优先发表。
5文题凡文献标志码为A、B、C三类的文稿应有英文文题,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文题力求简明、醒目